• 區(qū)劃代碼:632128000000
    地名由來:據(jù)清嘉慶《循化志》卷1稱:“以生番歸化之故”而得名。(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歷史沿革:循化地區(qū)自古以來是少數(shù)民族雜居地。秦屬塞外地。西漢時期,始納入全國統(tǒng)一的郡縣體系,為金城郡河關(guān)縣地,唐時,黃河以南多立軍所,循化為積石軍地,鎮(zhèn)西軍地。宋代屬唃廝啰吐蕃政權(quán)轄地。元初設(shè)積石州,上隸吐蕃等處,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轄。明代設(shè)積石州千戶所,上隸于河州衛(wèi)。清初屬河州邊外地,雍正八年(1730年)建土城,周長六百八十丈,高二丈二尺,奏請雍正皇帝賜名“循化”,即遵循王化之意,立循化營,屬河州管轄。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移河州同知于循化營,始稱循化廳,隸蘭州府。道光三年(1823年)循化廳改屬西寧府。1913年改西寧府為西寧道,循化廳改為循化縣,1929年青海建省,循化縣由青海省直轄。1949年10月成立循化縣人民政府,屬青海省直轄。1954年3月,成立循化撒拉族自治區(qū),1955年,改稱循化撒拉族自治縣,仍屬省直轄,1959年由黃南藏族自治州代管,1963年仍歸省直轄,1978年青海省設(shè)海東行署,循化由海東行署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