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qū)劃代碼:632123000000
    地名由來:《穆天子傳》:“爰有溫谷樂都,河宗氏之所游居”,即此!稘h書·趙充國傳》載:神爵元年(前61年)趙充國討先零羌自金城渡河過四望陿,“夜引兵上至落都”;又《后漢書·馬武傳》載:永平元年(58年)馬武擊燒當羌,“到金城浩亹與羌戰(zhàn),斬首六百級。又戰(zhàn)于洛都谷,為羌所敗”。此所謂“落都”或“洛都”,亦即樂都。(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歷史沿革:據(jù)縣內柳灣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馬家窯、半山、馬廠等類型文物證明,距今4000多年前,先祖就在湟水流域繁衍生息。史書記載,秦漢以前,樂都屬“西戎地”。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后將軍趙充國在湟水流域駐兵屯墾,次年在老鴉城設破羌縣,屬金城郡。東漢末年,改隸西平郡。東晉太元十七年(392年),后涼置樂都郡;東晉隆安三年(399年),鮮卑族禿發(fā)烏孤建立南涼王國,曾定都樂都。北魏孝昌二年(526年)改樂都為西都縣并置鄯州。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西都縣為湟水縣。唐太宗貞觀二十三年(649年),設鄯州都督府。上元二年(761年)九月,吐蕃陷鄯州。宋景德三年(1006年),唃廝啰在宗哥(今平安縣)建立地方割據(jù)政權,于1014年將首府遷至邈川(今樂都),后改遷青唐城(今西寧市)。元符二年(1099年),宋將王瞻攻占邈川,改邈川為湟州。宣和元年(1119年),改湟州為樂州。元代歸隸西寧州。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設碾伯衛(wèi);旋改碾伯衛(wèi)為西寧衛(wèi)右千戶所。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右千戶所為碾伯縣,屬甘肅西寧府。1929年青海建省,碾伯縣改為樂都縣,隸屬青海省。1949年9月5日為省直屬縣。1979年為6月9日劃歸海東專區(qū),縣府駐碾伯鎮(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