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qū)劃代碼:411521000000
    地名由來:隨開皇三年(583年)并入鐘山縣;十六年(596年)分鐘山縣地置羅山縣(因縣治西南有小羅山—今小龍山,故名),屬義陽郡!短藉居钣洝肪132信陽軍羅山縣:“因山以為名。”清《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卷215汝寧府《山川》:羅山“在羅山縣南十里,亦名龍山,亦名小羅山。隋縣治在此山下,因以名縣”。(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歷史沿革:西周時,羅山分屬江國和申國。春秋戰(zhàn)國時為楚地。秦屬南陽郡。西晉時,劃縣境南邊一部歸新置的鐘武縣,屬義陽國。東晉時,義陽國改名為義陽郡。南北朝宋孝建三年(456年)析▉縣、寶城縣、屬義陽郡。南齊改寶城縣為保城縣,與▉縣同屬北義陽郡。梁武帝時合▉縣、保城縣置西汝南郡。北魏分置保城縣、▉縣、東隨縣,前兩者屬齊安郡,東隨縣屬宋安郡。北齊合三縣置高安縣,屬齊安郡。隨開皇三年(583年)并入鐘山縣;十六年(596年)分鐘山縣地置羅山縣(因縣治西南有小羅山—今小龍山,故名),屬義陽郡。唐武德四年(621年),于縣境置南羅州,領羅山縣。武德八年(625年),廢南羅州,羅山縣屬申州。五代同唐制。宋開寶九年(976年)縣廢。雍熙三年(986年),復置羅山縣,屬信陽郡。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徙信陽州治于羅山縣城,縣治遷往西南,稱“羅山新縣”,屬汝寧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縣治復舊,仍名羅山縣,屬信陽州。清屬汝寧府。1913年廢府,羅山屬豫南道。1927年廢道,直屬河南省。1928年屬第七(信陽)行政區(qū)。1932年劃屬河南省第九行政督察區(qū)。1933年1月1日,撥縣境南部的宣化店、姚家畈、豐家店、唐店、王家店、彭城店、新府、毛家集一片歸新置的湖北禮山縣(今大悟縣)。1949年3月羅山解放,屬潢川專區(qū)。1952年11月,潢川專區(qū)并入信陽專區(qū),羅山屬信陽專區(qū)(后改稱信陽地區(qū))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