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山縣
- 地名由來及歷史沿革
- 區(qū)劃代碼:320323000000
地名由來:清《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卷100徐州府《山川》:銅山“在銅山縣東北八十里,與利國驛連境。舊常產銅,故名”?h以銅山為名。(中國地名語源詞典)
歷史沿革:五帝時,相傳在距今約4000余年的原始社會晚期,堯封顓頊后裔▉鏗(彭祖)于此,稱大彭氏國,前約1185年為商所滅,改建崇國。西周為呂國。春秋時呂亡于宋,為宋彭城邑。東周赧王二十九年(前286年)齊、楚、衛(wèi)聯(lián)合滅宋,彭城屬楚,謂之西楚。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統(tǒng)一六國,始建彭城縣,隸泗水郡。楚漢之際,楚懷王及西楚霸王皆建都彭城。西漢滅楚后,仍稱彭城縣,屬楚國。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全國置13刺史部楚國屬徐州刺史部。三國時,曹魏占據(jù)中原,劃分12州,徐州刺史部由郯城移治彭城,彭城縣為彭城國六縣之一。西晉“永嘉之亂”后徐州一帶人民及七族南遷避亂,相聚而居,不隸當?shù)刂菘ぁ|晉義熙七年(411年)在京口(今鎮(zhèn)江市)僑立“徐州”,原徐州則稱“北徐州”。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年)改僑置的徐州為南徐州,北徐州復為徐州,治彭城,彭城郡領彭城等五縣。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彭城縣并入徐州;至正十三年(1353年)改徐州為武安州。明初:復稱徐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徐州為府,增置銅山縣(因當時境內微山湖中的銅山島而得名)。民國初年,銅山縣直隸江蘇。1914年江蘇省置五道,徐海道尹公署駐銅山縣;1928年廢徐海道,銅山直隸江蘇省;1931年設徐州行政督察區(qū),治銅山縣;(1933年)江蘇省劃為13個行政區(qū),銅山縣劃歸第12行政區(qū),行政區(qū)督察專員兼任銅山縣縣長;1938年5月銅山縣淪陷后,境內日偽、國民黨和抗日民主三種縣政權并存?谷諔(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銅山境內分4片先后建立了縣級民主政權。1948年12月1日,全境解放;1949年4月,銅山縣為徐州市所轄,隸山東。1952年5月撤銅山縣;次年4月,撤銅北、華山、邳睢縣,恢復銅山縣建置,隸江蘇省徐州市專區(qū);1960年5月銅山縣劃歸徐州市;1962年6月復歸徐州專區(qū);1983年1月,撤銷徐州專區(qū),又隸徐州市。
溫馨提示:湖南陽光技術學校常年面向全國招生(不限年齡)。請經常關注我校網站:www.www.venturesmedical.com 也可以加我們微信號:yp941688 或 yp94168。
隨機文章
-
西峰區(qū)網絡營銷培訓班,網絡營銷培訓學校及歷史沿革區(qū)劃代碼:621002000000村級以上行政區(qū)劃一覽北街辦事處解放路社區(qū)長慶北路社區(qū)北大街社區(qū)康壽路社區(qū)東大街社區(qū)九龍北路社區(qū)東湖社區(qū)南街辦事處…
-
伊通滿族自治縣地名由來及歷史沿革區(qū)劃代碼:220323000000地名由來:《吉林外紀》卷2載:“伊通河以河得名!眳才暹h《略論吉林省境內現(xiàn)存的滿語地名》稱,“伊通”滿語意為“半翅鳥”。(中國地…
-
南市區(qū)地名由來及歷史沿革區(qū)劃代碼:130604000000地名由來:原為保定市一、四區(qū)境,1953年合置一區(qū),以處保定舊城區(qū)南部得名。歷史沿革:原為保定市一、四區(qū)境,1953年合置一區(qū),以處保定舊城區(qū)…
-
共和電焊工培訓學校電焊工培訓班哪家最好電焊工培訓班,電焊工培訓學校及歷史沿革區(qū)劃代碼:632521000000電焊工培訓班,電焊工培訓學校:1929年以原屬西寧電焊工培訓學校電焊工培訓班哪家最好之上…
-
五臺電焊工培訓學校電焊工培訓班哪家最好電焊工培訓班,電焊工培訓學校及歷史沿革區(qū)劃代碼:140922000000村級以上行政區(qū)劃一覽臺城電焊工培訓學校電焊工培訓班哪家最好臺城村西關村南關村西莊村西…
-
烏海市電工培訓學校電工培訓班哪家最好電工培訓學校,電工培訓班及歷史沿革區(qū)劃代碼:150300000000電工培訓學校,電工培訓班:原為鄂托克、阿拉善2旗地。后改為海勃灣市電工培訓學校電工培訓班哪…